“互聯網+信用”在大學校園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如今,上海交大的學生可以通過校園內的各種信用設備站點,體驗到免押金租借雨傘、充電寶、圖書,在無人自助零售柜掃碼購買飲料,還可以體驗到線上學習先學后支付學費,兼職工資預結等十多種信用服務。這是上海交通大學攜手螞蟻金服共建的全國首個“互聯網+信用”校園。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通過這些有信用的校園生活場景,不僅給學生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知信用的價值。這種正向激勵作用有助于形成更濃厚的校園信用氛圍,完善和加速校園信用體系建設。
“沒想到信用在校園也這么有用了。”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徐舒怡略顯驚訝。
有關專家表示,在校大學生正處于一個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樹立正確信用價值觀,不僅可以避免被非法消費金融機構誤導,而且有助于形成信用校園氛圍。
隨著通過信用實現的先享受服務后付費、信用免押金、信用免跑腿等服務模式在交通、租借、政務等領域的興起,人們的生活更便利了,對于信用的價值也有了更加實在的感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8月份,國內已經有來自284個地級行政區超過2600所學校的大學生開通了芝麻信用評分;超過3/4的大學生申請過信用服務,如信用免押金騎行等。其中,信用租借充電寶、雨傘等服務是大學生比較喜愛的信用服務。
據螞蟻金服方面介紹,除了開放其在支付、信用、大計算的能力,未來還會將信用寄件、先學后付、信用就業等陸續落地,助力交大的“互聯網+信用”校園建設。此外,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還與真愛夢想公益基金合作,開發信用課程,為學生普及信用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信用觀和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