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學校倡議在大學生中開展“學生文明行為大討論”,在落實學校要求中,建設工程學部2016一級隊學生文明行為大討論開展62次、204人參與、參與率100%;大討論開展形式以黨支部、班級、寢室為單位,設立“校園不文明行為的表現”、“校園不文明行為的成因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校園文明的啟示”、“在傳承紅色基因中踐行校園文明”等不同主題,以自由發言為主,同學們暢所欲言,通過討論,同學們普遍認為的“校園十大不文明行為”和“校園十大文明行為”分別有:
一、校園十大不文明行為:
1.踐踏草坪
2.隨地吐痰
3.亂丟垃圾(例如快遞的包裝和衛生紙、食品包裝袋、飲料瓶等)
4.平時過度浪費(剩菜剩飯大量倒掉)
5.在圖書館內大聲喧嘩(打電話大聲等)
6.在教室內吃飯且把垃圾留在教室
7.教室或中廳占座
8.收到傳單隨手亂扔
9.在教學樓內禁煙區吸煙
10.深夜在寢室大聲打電話
二、校園十大文明行為
1.垃圾分類入箱
2.網絡文明發言
3.自習時保持安靜,不吃食物
4.禮讓行人
5.在食堂排隊等候
6.上課認真聽講、踴躍發言
7.上課不提前占座
8.下課不與他人擁擠
9.愛護公物,不在桌椅上亂涂亂畫
10.拾金不昧
希望同學們在譴責校園不文明行為的同時,立志做校園文明行為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