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勝,1921年出生,山東省微山縣人。1944年6月參加八路軍,194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作戰勇敢、指揮靈活,多次出色完成戰斗任務。在 1947年4月的泰安戰斗中,他帶領全連取得了俘敵600余人,全連僅輕傷1人的輝煌戰績。同年5月,華東野戰軍授予他“華東戰斗英雄”榮譽稱號,他所在連被命名為“郭繼勝連”。1948年11月,郭繼勝在淮海戰役的董莊戰斗中壯烈犧牲。
英雄事跡:
郭繼勝,山東省微山縣東王莊人,1921年生于一個貧苦人家。14歲就在煤礦挑碳,18歲下煤窯,受盡了統治階級的凌辱和壓榨。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參加八路軍黃河支隊,由于形勢惡化,組織上為了暫時分散隱蔽,保存有生力量,動員他回家鄉。
1944年6月,郭繼勝重新參加八路軍,被分配在三縱八師二四團當戰士。1945年2月19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5月,郭繼勝跟隨連隊攻打石壩子敵人據點。戰斗打響后,連隊組織幾次爆破都未成功。這時炸藥已經用完,情勢十分緊急。郭繼勝把上衣一脫,光著膀子,掄起一口大鍘刀沖了上去,一口氣砍開了5道鐵絲網,為拔出這個據點立了功。
1945年12月,當時已升任排長的郭繼勝隨軍攻打滕縣。一天晚上,他奉命率領全排突進了北關,機智地繳了數百名敵人的槍,被魯南軍區評為乙級戰斗英雄。第二年8月,郭繼勝隨軍攻打皖北泗州城。他曾率領全排一鼓作氣占領敵人5個院子。敵人組織優勢兵力進行反撲,在全排只剩下十幾人的情況下,郭繼勝指揮大家拼死抵抗,始終沒讓敵人前進半步。后來,連長、指導員相繼負傷,他主動代替他們指揮,全連繼續戰斗,一共打退了敵人22次反沖鋒。戰后,他被評為甲級戰斗英雄。
1947年4月,為粉碎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發起攻打泰安城、消滅敵第七十二師的戰役。當時郭繼勝已任一連連長。他于24日率領全連,只用20分鐘便突破了兩道封鎖線,攻克了6個院子,占領大半個西關。爾后,他又奉命率領全連,在兄弟連隊的配合下,奪取設有堅固工事的敵核心據點岱廟,經過激烈的戰斗,他指揮一連打退敵人20多次反沖鋒,終于奪取岱廟。在這次戰役中,郭繼勝率領一連俘虜600多名敵人,繳獲大炮6門,機槍25挺。為此,華東野戰軍頒發嘉獎令,授予郭繼勝“華東戰斗英雄”稱號,命名一連為“郭繼勝連”。不久,郭繼勝先后被提升為一營副營長、營長。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開始。次日傍晚,在殲敵一八一師的戰斗中,郭繼勝奉命率領一營對董莊作探索性進攻。他首先命令二連攻擊。當該連進至莊東頭時,突遭敵人隱蔽火力的襲擊。郭繼勝見狀,拔出駁殼槍,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上前指揮。他看到董莊外圍敵人筑有堅固的野戰工事,塹壕縱橫交錯,火力點星羅棋布,二連被火力壓制在一片開闊地里,傷亡不斷增加。心里便想,與其帶著傷亡撤下來,不如付出代價攻上去。于是,果斷命令三連二排向董莊東南方向之敵發起攻擊,進行策應。同時打電話請求炮兵支援,并命令部隊準備沖鋒。在我強大炮火的轟擊下,敵人丟棄陣地向張公店方向逃去。郭繼勝立即命令三連追殲逃敵。這時三連的干部傷亡嚴重,連隊已無人指揮,郭繼勝并親自擔當起率領三連追擊的任務。當郭繼勝率領部隊沖到董莊東南50米的地方時,一顆罪惡的子彈射進了他的腹部。戰士們看到自己親愛的營長倒下了,復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燒,高喊著:“為營長報仇”,奮勇追殺,全殲了逃敵。8日晚8時,年僅27歲的郭繼勝,因傷勢嚴重,搶救無效,光榮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