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音樂劇的世界
音樂劇表演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音樂劇以及去欣賞它,自己以前有看過一些音樂劇,例如《歌劇魅影》、《貓》等,但也只是注重情節,并沒有發現音樂劇里面蘊含著如此豐富的內容與知識,它們值得我們去探究與學習,接下來,讓我們探討音樂劇的各個方面,走進音樂劇的世界。
一、音樂劇的概述
音樂劇是一種現代的舞臺綜合藝術形式,是結合了人聲歌唱與舞蹈藝術的戲
劇表演,它同時融合了服飾、布景、燈光等舞臺藝術,形成整體的舞臺效果。音樂劇的歷史悠久,早期的發展,經過了輕歌劇、音樂喜劇階段;在20世紀40年代也就是古典音樂劇時期,劇作家奧斯卡·小哈默斯坦與作家理查德·羅杰斯的聯手標志著古典音樂劇黃金時代的到來,但在70年代,進入了蕭條時期;直到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創作出了多部優秀音樂劇作品,才讓英國音樂劇開始復蘇,延續到現代。世界四大音樂劇有《貓》、《歌劇魅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
二、音樂劇中唱腔的選擇
唱腔可以分為許多種,例如美聲、抒情、爵士、搖滾及香頌等,在各種唱腔
之下又分為了高音、中音、低音等音色,故各種各樣的唱腔對應著不同的作用。首先,唱腔可以表現音樂劇人物的內心情感[1],比如在《巴黎圣母院》鑒賞課中,其中有一個片段,卡西莫多哀悼死去的吉普賽少女愛絲梅拉達時,沙啞且撕裂的聲音及其唱腔,把卡西莫多這個角色悲痛欲絕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能夠把這個情感強烈地傳遞給觀眾,震撼人心;其次,唱腔可以表達出音樂劇人物的形象[1],比如在《貓》音樂劇鑒賞中,騰塔格這個角色的演唱者應用了爵士唱腔,將騰塔格這個風騷不羈的人物形象表現得十分透徹。在鑒賞音樂劇的時候,我們多去思考唱腔的選擇,就會發現其中的精心安排和獨特的意味。
三、音樂劇中的舞蹈
音樂劇中的舞蹈還是占有一定比重的,因為舞蹈可以為我們呈現許多東西。舞蹈分為敘事性的“形象舞蹈”和抒情性或觀念性“意象舞蹈”,分別為再現和表現的過程。舞蹈語言可以體現具體的場合、情境和外化人物心理。首先,舞蹈可以表現時空的變化,例如,在音樂劇《發膠星夢》中,女主角用舞蹈表現“在路上”經過不同的場景時空的變化;舞蹈與行為動作,在音樂劇《芝加哥》片段“監獄探戈”中,每個獄中的女犯用舞蹈講述了自己殺害曾經愛人的行為方式;舞蹈與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巴黎圣母院》中的“撕裂”片段,用舞蹈表現了弗比斯這個角色愛著兩個女人,無法取舍,被撕裂的心理狀態。
四、音樂劇與歌劇的比較
聯系:根據年代來說,歌劇比音樂劇發展得要早,所以音樂劇會繼承和發展了歌劇的某些元素。
不同之處:注重的內容不同,歌劇中的歌唱占重要地位,而音樂劇則側重于表演的整體效果,綜合聲樂、舞臺美術、舞蹈、燈光等等藝術;舞臺布置不同,歌劇的舞臺設置比較單一,而音樂劇的舞臺布置雄偉氣派、絢麗多彩、夸張自由,符合觀眾的喜愛且極大還原了當時所處的場景,例如《巴黎圣母院》中,出現了羅馬柱等教堂有的建筑物,直觀地反映了當時所處的一個環境,給觀眾以視覺的享受;對演員的要求不同,歌劇對于演員的歌唱技能要求非常高,其他的不做特別要求,而音樂劇是綜合性藝術的體現,故對演員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的演員大多能歌善舞綜合能力較強。
五、總結
音樂劇里面有許多的元素,它們共同造就了一部如此多姿多彩的音樂劇,正因為如此,當我們去欣賞一部音樂劇時,我們就不應該只注重情節是否足夠新穎或者有趣,應該同時去關注和賞析那些精心安排且別有滋味的東西,它們是演唱者的唱腔、音樂劇中震撼到你的心靈的那一段舞蹈、音樂劇中的舞臺設計等,去思考它與你之前看過的歌劇又有什么不同呢?然后,逐漸地你會發現自己走進了音樂劇的世界,慢慢地了解它并喜歡上它。
時間:2022-02-28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