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疫”得治
“疫”說白了就是病。而對于這場疫情,卻更像一場“人性的舞臺劇”!充滿了戲劇性,而我始終都是一個觀眾。明明身在其中,卻只能像一個局外人,離我那么近,又那么遠。
網上的各種傳言,有時讓我感到這個疫情是假的。若不是我看到街道,市場上的人都戴上口罩,我或許都不會相信。醫用口罩被一購而空,價格不斷上漲,普通口罩也漲了好幾倍!
商人的目光始終如此“長遠”,板藍根,雙黃連早早就箭在弦上。我仿佛看到魯迅先生的《藥》,農村實在買不到,或許城市要好一點!當然,“指一部分即可,但加以全部那便是污蔑。”
一些“中國”識時務者,返回他們的祖國;一些人不顧自己的安危,在危險面前選擇挺身而出,為人民服務;還有一些人趁機“遠游”海外。
是“疫”又何嘗不是得治!
當然,在這場“人性的舞臺劇”中,最具戲劇表演色彩的,莫過于西方的表演者。在他們的鼓吹之下,中國迎來了“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這是民主與專制斗爭的表現,是自由先進與封建落后的根本矛盾。這場疫情不過是專制國家的必然之勢罷了。
這場“中國病毒”、“武漢病毒”,這是怎樣的“黃禍”。不禁令我想起,“西班牙大流感”的發源地是美國,“美洲的天花病毒”發源地是歐洲。這不過是一種思想的傳承。只是,卻沒有“白禍”的說法!就像當時歐洲鼠疫的時候,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成為了傳播瘟疫的神一樣,只不過今天輪到中國而已。
這種“傲慢與偏見”,“種族主義”,“民族歧視”的思想根深蒂固,似乎指責別人已是他們的傳統習慣,其實也就不足為奇了。美國國父杰弗遜,一般代表著啟蒙運動的理性,但他卻公開對印第安人進行種族滅絕。羅斯福也曾經公開說:“滅絕印第安人在終極意義上是有意義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那希特勒也不過是西方精神的傳承者罷了,上帝對異教徒的懲罰也就順理成章了。說是人“疫”也不為過!
在這疫情期間,日本等一些亞洲國家給中國送來了大量物資,上面印有這樣的字樣,“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當然有人會說,中國跟日本在疫情下,不過是唇亡齒寒的道理。但,在地球這張大嘴里,誰又不是呢?我們人類總是無可避免的跟自己保持陌生,卻與利益始終相依相隨。如果說這是利“疫”,那就是吧?
城市封城,人民宅禁,患者集中治療,隔離,成為了西方戲劇者口中的剝奪人權搞集中營。也能理解,也只有中國這種壓迫人民的專制政府和人民對政府妥協的社會才能做到。“東亞病夫”們,總是在失望中孕育著希望漸漸成為主角!
西方的傲慢與偏見,讓他們迎來了西方的“切爾諾貝利時刻”,“風吹柳葉遮黃雀,薄翅不覺已落蟬”。
特朗普說,這疫情不會造成什么大影響,不過比感冒嚴重一點,連中國都能控制住,美國人民該干嘛干嘛去吧!畢竟沒有人比他更懂疫情,沒有人比他更懂政治,沒有人比他更懂軍事……。
英國首相在“群體免疫論”中住入ICU,西方政府和媒體的巨嬰心態,使西方人民充滿對“黃禍”的自信,那些在疫情中懂得了中國幾乎人人都懂的道理,卻在資本下閉了嘴。“病毒不分人,但人分人。”
人權至上的自由國家,卻因醫療物資嚴重不足,政府放棄老年患者和患有基礎病的病人,只對重癥病人醫治。這個人權至上的社會卻放棄了人的基本權——生命權。似乎有點言行不一,但這個是民主制度!自然,民主制度下殺人就不是殺人了啰!“讀書人竊書怎么能算偷呢?”這應該是西“疫”……
美國有專家學者提出。在非洲建立一個疫苗試驗場,但世衛組織譚德賽先生持有反對意見。但我也持有不同意見,我覺得應該建,但卻不能建在非洲。因為對高中生物知識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實驗需要排除偶然性,所以應建在人種相對多樣的國家,畢竟非洲基本上都是黑人。所以我覺得應該建在人種相對多樣的國家,美國身為世界的“民族大熔爐”,自然就是“天選之子”。不單有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還有混血人種。這算是我的心“疫”吧。
在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之后,那些“中國人”和“旅游人士”紛紛趕回祖國母親的懷抱。一些外國人士也紛紛來到這個“封建專制”的國度。
疫情之下,一場人性的舞臺劇演繹的淋漓盡致。是“疫”得治……
時間:2022-03-09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