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唐代后,你能吃什么?
隨著以唐代為背景的歷史言情劇的熱播,人們對唐代的文化、唐人的生活充滿了興趣,市面上也多了不少以唐代社會生活為主題的書籍。如果真的有時光機,可以穿越回到唐代,我們將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呢?民以食為天,我們先來看看吃喝的情形。
唐人有豐富的食材。主食有麥、粟、稻和雜糧,副食有蔥、韭、蒜、姜、菠菜、竹筍、杏、梨、棗、瓜、葡萄等。富貴者多食肉和魚,如牛、羊、豬、雞、蛤蜊、鱖魚、蝦和蟹。這些食材通過組合搭配,可以做出許多種菜式。唐代由分食制轉(zhuǎn)為會食制,數(shù)人圍聚一桌共享美食,飲宴聚會成為社會風(fēng)尚。在宴會上,賓客可盡情品嘗各色菜肴,而宴會的盛行,也催生出更多的菜式。
唐人喜愛胡食。湯餅、蒸餅、煎餅、凡當(dāng)餅、紅綾餡餅、赍字五色餅、胡餅……在這些唐人常吃的各色餅類之中,胡餅,是一種胡食,漢代自西域傳入,至唐代,深受中土人士的歡迎,相傳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還帶了胡餅充饑呢。胡椒也是胡食,被唐人廣泛用作調(diào)味佐料。胡食在上流社會中非常盛行,《舊唐書·輿服志》有言:“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唐代中西結(jié)合的飲食文化可見一斑。
唐人泡得一手好茶。自開元初,茶肆林立,飲茶之風(fēng)風(fēng)靡全國。唐人泡茶多用茶葉,茶粉在當(dāng)時屬于上品。茶農(nóng)斗茶,斗的是采制茶葉的優(yōu)劣,文人雅士也斗茶,斗的是沖泡茶湯的高下。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第一部研究茶道的著作——《茶經(jīng)》誕生了,陸羽被尊為“茶圣”。斗茶的風(fēng)氣一直延續(xù),至宋代,文人雅士點湯擊沸的標(biāo)準(zhǔn)和方法又有了進一步系統(tǒng)的總結(jié)。
唐人嗜酒。愛飲宴,愛吟詩,怎會不愛喝酒?大街小巷,酒館鱗次櫛比,名酒紛呈,有西市腔、郎官清、阿婆清、新豐酒、仇家酒、戶縣酒等。酒館里自然少不了沽酒的女郎,像金陵的吳姬,壓酒勸客,還有京城的胡姬,專賣胡酒。在騷人墨客的筆下,酒是一種反復(fù)出現(xiàn)的意象,“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唐人的豪放熱情,在飲酒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有菜,有肉,有魚,有胡食,有茶,還有酒,與三五知己飲宴閑聊,吟詩作對,談古論今,豈非樂事一樁耶?
時間:2022-04-10 作者:愛開大學(xué)生 來源:愛開大學(xué)生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