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則故事:一位老師拿出一張畫有一個黑點的白紙問他的學生:“同學們,現在你們眼前看到的是什么?”學生們齊聲回答:“一個黑點。”此時老師面露遺憾地說:“為什么總是把眼光集中在黑點上呢?難道你們誰也沒看到這張白紙嗎?”課室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黑點,實在是太炫眼了!
在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有一些“黑點”。在此,我暫且把人身上那些相對突出的缺點稱為“黑點”,相對突出的的優點稱為“亮點”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得最多的還是關于別人的壞話。同樣道理,別人在談論我們時,估計也是缺點多于優點。那是因為黑點太炫眼了,很多人都喜歡為此而津津樂道!俗話也常說:“好事不出門,丑事傳千里。”因此,控制住我們身上“黑點”的泛濫往往比創造出我們自身的“亮點”還重要。
工作中,有些人總是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我在工作上明明做得比別人好,可為什么總得不到提拔?而且每次的評先評優也沒我的份呢?一聽,還真為他們打抱不平。可細想一下,也許他們在另一方面還存有很多的“黑點”,以致于炫眼得把他們身上的亮點都給遮住了。
有些領導干部,在國企打拼多年,為國家創造了不少效益,對社會的貢獻也很大,一生成績斐然,勞苦功高。可卻因為在一些經濟問題上把持不住自己,在法律面前他們倒了下去。這個致命的“黑點”,讓他們一生的功勞都給抹殺掉,前程盡毀,多可惜呀!
木桶原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只取決于最短的一塊。人的缺點,其實就是木桶上的那塊短板。很多時候,決定我們成功與否的,并非我們身上的亮點,而恰恰在于我們能否把身上的黑點給涂擦掉。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一些細小的、微不足道的頑固性缺點,我們能改則改;實在改不了時,那就把我們身上的亮點充分發揮出來,用以遮蓋彌補吧!對于一些大的、足以影響到我們成功甚至影響到我們一生的缺點,那可要想辦法去盡早克服了。
看別人,我們要把眼光專注于其亮點,努力挖掘出別人閃光的一面;看自己,我們則要把目光集中于自身的黑點,并盡早克服,以免在黑點泛濫成災時,把我們身上的亮點都給遮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