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何建明先生《落淚是金》一書,你會發現我們現在的大學生是多么的幸運。何建明先生的這書主要講的是貧困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艱難險阻以及如何艱苦奮斗,最終圓了大學夢。讀完此書,我的心情如波濤洶涌般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思緒萬分……
在我們不知道的過去,在全國“并軌”之后,存在著那么的一群人,他們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貧困大學生。同時他們都向著同一個夢想,那就是跳出“農門”進龍門。因為他們都知道一個簡單而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富人們一開始便知道走大學路是理所當然和必然的。相反,窮人們明白后便堅信走大學路是應該和必須的”。對的,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任何知識和技能。
大學,它包含著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對于貧困家庭來說考上大學是光宗耀祖的,但當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多少家庭給學費一欄嚇得腿麻。也許,你并不知道貧困生們上大學的困狀。他們中有村里人集資才得以上大學的,有家里人把辛辛苦苦養大的幾頭牲口賣了換錢的,還有的就是父母親向雇主預支幾年的工錢……這一切的一切,大學學習的機會來得是多么的不容易。然而,貧困并不能阻擋他們求知的欲望,知識的力量正鼓舞著一代代有理想,有抱負的大學生向前邁進。你看,那黑夜里埋頭夜學的“一燈油”,還有那到校內外撿廢紙用的安金鵬。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正是有顆對家里人的愛,對知識的渴望的心,小高潔早早地拿起飯盒給躺在病床上媽媽送去。多少個春秋,這個小女孩大老遠的給媽媽送飯,當她聽到別人如此夸她時,那顆單純而幼稚的心充滿了自豪感。高潔時時刻刻不忘學習,趴在媽的床沿上一做作業就是一兩個小時。高潔又是個孝女,母親勸她早睡,可她從來都先讓母親睡。當她看到有病的母親睡熟時,她才合上眼……沒錯,這是一位淚水不斷內心頑強的女孩,《 落淚是金 》的“封面人物”。天文數字般的大學學費,對于一個早已一貧如洗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但是,這個乖巧的小女孩,憑著她永不放棄的心,最后在大家的幫助下敲開了大學的校門。這是一顆多么堅強的小草,頑強地與暴風雨作斗爭,為的是撐起屬于自己的港灣。
對于一個向往大學生活的農村少女來說,進入夢想的大學是她的全部。但是,面對受封建思想束縛的父親來說,是堅決不同意她去參加高考, “女孩子念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嫁個好人家才是最要緊的,明兒我托人給你找個好一點的婆家啊!”后來,在她的遺書中寫到,“弟,大學是你唯一的生路,姐用生命為你引路……”一句簡單的話,卻勾勒出了萬千學子好學的心。
也許,在我們身邊也存在著那么的一群“天之驕子”,他們或是家里的頂梁柱,或是父母心中的一塊寶貝。求學路上寸步難行,但他們有鋼鐵般意志,不怕輸,不怕苦,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而且要比別人站得更高,望得更遠。他們早就知道,他們在上大學前就比別人低一個臺階,就更不能怠慢。
一樣是大學生,與他們相比,我愧對父母。他們在大學期間或做著兼職,或勤學好問,都是我們引以為榮的好榜樣。然而,我卻每天過著混日子的生活。不是每天拿著手機刷著微信,就是點著淘寶翻來翻去,再么就是敲著鍵盤打網絡游戲,有時連飯都是舍友給打的。比較一下,我認為這樣的日子不是一個大學生應有的模樣。為了充實自己,我認為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對自己的專業學科要刻苦學習,在課余時間做做兼職,這樣可以盡自己的努力減輕父母的負擔,還能幫助學習或生活中有困難的同學。
他們,就是朝氣蓬勃的向日葵;他們,就是翱翔藍天的雄鷹;他們,就是搏浪擊潮的鯊魚。有了他們,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悠久文化,融合成一個巨大的火球,浩浩蕩蕩地駛向世界的前沿。讓我們再一次為堅強勇敢的貧困大學生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