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此生
早春的天氣,乍暖還寒,最難將息。
陰雨天籠罩著大學城,想來已有一段時間沒見過太陽。連續幾日里細密到微不可見的雨,把一切都染上了愁緒,愁緒在快要發霉的空氣里,瀕臨窒息。在這樣壓抑的午后,終于讀完何建明先生的長篇報告文學《落淚是金》。原本因其沸騰不已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我開始慢慢整理腦海中涌現出太多太多的思緒。
《落淚是金》的前半部分主要講述了貧困大學生的窘境與壓力,經濟上的潦倒,精神上的貧瘠都那么的觸目驚心。一個又一個心酸無奈的事例緊湊的連在一起,讓人潸然淚下,不忍卒讀。主人公們困境雖有不同,痛苦卻出奇的相似。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多坎坷,渺小的自己為堅持的心目中的學業夢,嘗過多少苦與累,付出多少汗與淚。也正因如此,貧困的苦味毫無保留的滲入到書里,也浸入讀者的心田。
還好,作者并沒有讓壓抑的情感蔓延。后半部分的感情基調與前面的大有不同,像是加上了一道曙光,射進昏暗而無望的世界里。我看到新生,看到希望。貧困的生活處境并不能成為我們前進的阻力,有大學生自己努力,有校方的支持,有社會的救助,漸漸地讓“大學生貧困”這個話題不再每次被提及都帶有心酸的語氣。原來貧困也可以變得更積極,更振奮人心。猶記得書中描寫了一位來自農大的貧困大學生何初聯,被同學們戲稱為“致富了的貧困生”。他憑借著自己的生意頭腦在學校里做起小生意,從起初的賣賀卡到大規模賣學生日常用品與書籍,何初聯擺脫了經濟壓力,甚至還發展一批貧困同學和他一起做生意。看,自立自強的自己,為酸澀的生活加上一塊糖,一切有了幸福的味道。
推人及己,我也是一位貧困生,來自落后的小村莊,家里兒女多又有一位高齡的奶奶,全家卻只有父親一個勞動力,經濟壓力可見一斑。被窮怕了的祖祖輩輩迫切希望找到一個突破口,割斷貧窮的根。而如今,實現這個愿望的方法,在父親看來,唯有讀書。通過上大學,跨入更好的生活區域。我依舊記得父親拿著我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熱淚盈眶的模樣,昏黃的燈光下,無比認真的注視著我,說“只要你想讀,砸鍋賣鐵爸也會供你上”。自己的大學夢,加上父輩的期待,出生于貧困家庭的我們更應勇敢前行。
萬幸的是,一切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艱難。暑假的時候我干了兩個月的廠工湊夠學費,鄉里的長輩們聽聞我考上大學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又有學校的補助,我的大學生涯在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下,伴著期待慢慢展開。想要在校園里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不僅僅是為了生活費中奔波。所以我選擇了在學校圖書館擔任學生助理的工作,工資對于省吃儉用的我來說已經足夠。且在圖書館里有一群和我一樣勤工助學的小伙伴,相互溫暖著彼此。
狄更斯曾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引其至此,是想表達雖然現如今社會上任存在許多不好的事情,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它好的一面,相信它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隨著社會的進步,貧窮絕對不會成為你追求更好生活的決定因素,只要你肯努力,愿意奮斗,這時代總會為你提供一片舞臺。
最美不過此生,不去怨天尤人,不去墮落到只剩追悔,一切磨難都會在奮斗之中顯得光彩照人。
時間:2022-04-18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