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美女雅姿娘
(一)潮汕美女——雅姿娘
不久前讀過一本書叫做《中國美女地理》,作者以地理環境決定論為主要依據,詳細描述了全國九大美女產地。可偏偏對潮汕美女一筆帶過,自然意猶未盡。熟不知早有流傳“廣東美女出潮汕”的說法,“娶妻當娶潮汕女”也在各地男人口中不斷傳唱。可以說,潮汕女人早已成為潮汕地區的一種品牌資源。
美從韻中來
潮汕地區,是一個文化和地理上的概念,文化上是指受潮汕文化的影響,地理上是以潮州、汕頭和揭陽三個地級市的分布為主,是一個地域特點很強而且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共同體。在潮汕方言的維系下,潮汕地區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詞匯。在潮汕,稱女人為姿娘,稱美麗的女人為雅姿娘。細細推敲,這種稱謂之下也暗含了潮汕人民的審美取向。姿,姿色也。側重一個女人的姿態、身段乃至神情,婀娜之美是也。如曹植的《洛神賦》所寫:“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在清初美女品鑒大師李漁所著《聲容》一書里,也十分看中女子的選姿。“娘”字,立馬就讓人聯想到女子的溫婉柔美一面,想到深閨之中的小姐,秋波盈盈有所企盼的樣子,像那廣為流傳的“蘇六娘”等;在民間也有女神的意味,如媽祖娘娘等,這在閩南一帶的女神稱謂中多見。雅,不僅僅是指面容姣好,更是一種美的韻味。內外兼修,將內在美恰如其分地表現在外在之上,在言談舉止細微之處,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之中。所以潮汕人民的心目中,一個女人要稱得上是美女,必須具備姿色、神韻以及內在品德。如果覺得某個女子好,簡簡單單地叫上對方一句“雅姿娘”,便是對其再好不過的稱贊,好過花言巧語與千言萬語。
先說姿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秀美。
由于受到亞熱帶海洋性季風的影響,再加上又是一個臺風頻發的地區,全年多降雨,濕潤溫熱為主。皮膚自然喜干爽潔凈,女人出門多為素顏,極少濃妝艷抹。潮汕女子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秀美。不靠香艷的胭脂粉,也不靠驚艷的服飾,美就美在那皓齒明眸驀然回首的時候,在人群中看見了她的那種感覺,清秀如出水芙蓉,足以群分。
潮汕地區有著寬闊的海域,南海自古盡是生產海鮮美味的地方,潮汕人民的飲食之中,海鮮是占有重要地位。無論家常便飯還是盛大筵席,都有無魚不歡之說。大量海鮮產品,富含優質蛋白,可以使皮膚白皙細膩,自然身材姣好。同時,嶺南地區多瓜果,潮汕人民很早便有在自家庭院自種果樹的偏好,如龍眼、黃皮果、石榴、橘子、楊桃、桑葚等,都是上等美容養顏佳品。所以,潮汕美女不但無需濃妝艷抹,反而皮膚天生便是白皙細膩。吹可彈肌,自然令人憐香惜玉。
潮汕美女的神韻全在于韻美,怎么解釋這個詞呢?就是一種不肖言說的美。倘若一個潮汕美女走在街上,全然不用新奇暴露的服飾惹你注意,你自然就會在人來人往中浮想翩翩。想那昭君出塞,平沙落雁只為看美人;想那西施浣紗,游魚沉底只為贊婀娜;想那貂蟬望月,想那貴妃羞花,盡管可能都是傳說,都像是在傳送著美自有超遠言語的奇妙之處。如果你想知道哪兒有“雅姿娘”,問是問不出所以然來的。你只能看,領略那潮汕女子所具有的韻美之處。可能就在溪邊幫母親洗衣服的那個小女子的身影,手撩開了水面,舀起些許清水,揉搓著衣物,水面倒映她那專注的神情;可能就在那個房前屋后,門檻上,榕樹下,或坐或站,陪著小貓小狗獨自說話的樣子;可能就在哪一個拐角之處,偷偷看著自己中意的男生,那個羞紅的臉。你也只能聽,她們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猶如一支支美曲,不在于字詞傳唱的是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懂得那其間的律動之美,這便是韻。這或許是她們的噥噥細語,這或許是她們的咋咋機杼聲,這或許是她們賭氣把好好的一片編織抽離的啜泣。如秦牧筆下的潮汕女子“四月梅雨天,在古舊的小巷,一個窈窕女子腳著木屐,撐一把油紙傘,在蒙蒙雨絲中款款而行”,細讀之下令人駐足不前的全然在“款款而行”這一無法言說的韻美之中。
很是佩服,潮汕人用一個“雅”字來形容美麗女子,把這種美而雅的意境,這種雅致生韻的感覺,傳神地傳遞出來。
雅,合乎規范者也。如果一個女子僅是面容姣好是稱不上雅的。它更具看中一個女子的內在修養,是否能夠合乎婦德,是否能夠賢良淑德。同時,品德高尚者,稱為雅,如雅士等。潮汕人相對而言更加注重一個女子的內在美,并且很多時候認為內在美是可以超于外在的不足。
潮汕地區襟海背山,陸地上東、北、西三面被蓮花山、鳳凰山兩大山系環繞,中間又有桑浦山等丘陵分布,僅有南面向海,處于一個與陸地相對隔絕,而相對大海開闊的地理生態。據記載,潮汕先民自秦漢時期,因移民或者戰亂多次南下移民,由中原先到了閩南,形成了閩南民系及客家民系,后至潮汕這一帶,與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形成潮汕民系。潮汕文化是一種海洋性文化和大陸文化的交融體。作為大陸文化的影響,直接受中原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由于處于與外界相對隔離的狀態,原有的中原文化傳統得益原型保留,包括對女人“相夫教子”、“三從四德”等的要求也比較完整加以傳承,再如根據專家考證認為潮汕方言是最接近古漢語的,這也可以作為一個證據。而文化的海洋性是由于潮汕先民長期受從事海上作業生產的影響以及由此所積淀下來的品質要求,如出海捕魚所需要的勇敢,以及長時間男丁外出所必須要求妻子的貞潔恪守。所以形成了對女子特別的審美要求——賢美。下面就選取四個典型代表作為例子簡要說明吧。
會做粿的女人
粿是指用米、麥或混合使用其他雜糧的副食品,是潮汕文化的鮮明特征,在下稱之為粿文化。在重大節日,或者重大喜事白事,都是離不開粿品的。比如,在潮汕地區除夕要做鼠曲粿,元宵前后要做無米粿,時年八節少不了紅桃粿,等等,每一種粿品都有其深刻的寓意和適用場合,做法也是很有講究。所以,在潮汕地區以往婆婆衡量一個女人是否賢惠總要問聲:會不會做粿。“會做粿才可以過門”,因此,做粿成了潮汕女人必修的功課,很多女子都以自己能夠做出各式各樣粿品為豪,難怪潮汕有句夸婦女的俗語叫做“會做雅粿”。
在筆者的記憶之中,恰逢佳節,一條巷子的婦女都在忙活著做粿,為了保證粿品新鮮,一般都是在節日的前一到兩天制作。洗器具,和紅面白米,做粿餡,打粿模,這些女人多么希望這份辛勤能拌出一家出的平安,待到掀開大鼎蓋子那股白騰騰的煙,仿佛就是她們對來日生活的期盼。點紅之前還要瞧瞧粿品品相,破了相的拿去供奉神明她們認為不是好彩頭的,此時,便直招呼鄰里小孩過來,一個個發了給他們。然后就是小孩子狼吞虎咽的樣子……
做粿可以說是以前婆家對媳婦“下得了廚房”的考察指標,一個女子只有能妥善應付各種節日和祭祀需要,才能夠有本事掌管一家的伙食,才有可能做到持家有道。
如果家里養有女兒,在這個過程當中女兒自然是有義務要幫忙的,自然,這種要求也就潛移默化地傳遞到下一代身上。不過,放在當下的實際情形,再去要求女孩會做粿已經不太現實了,但是這種思想背后折射出來的對女人下得了廚房,善于打理家庭事務的要求至今仍在。
這可以是信仰
“老爺”是潮汕人民對各種神明的總稱。潮汕地區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地區,無論是高高在上太上老君,還是無處不在的土地公婆,無論是歷史人物,如關公廟,還是神話傳說,如風雨仙,不管是道家的神籍,還是佛教的菩薩佛祖,統統可以拜,可以求。“拜老爺”也就成為潮汕女人必備的功課。月有初一十五,年有八節春秋,都可以看到在各個神廟案前,許多潮汕婦女把香舉過頭頂叩拜。而這一個習慣仿佛天生就應該是潮汕女人的專利似的,因為在當地幾乎看不到男人在做這件事。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潮汕女人過于迷信與懦弱,才會如此。其實不然,她們如此這般的虔誠“拜老爺”,所求的可以絲毫不為自己。潮汕女人“拜老爺”,往往是代表一個家庭去的,如果你細細聽,往往她們口中第一句話便是“求老爺保用,合家平安”。平安,是潮汕女人對家人最大祝福和愿望。
潮汕先民,從事海上作業,海上風險巨大,往往朝不保夕,船沉人亡時有發生。在生產力低下的社會,人民一旦面對自身能力無法解決的災難,自然要產生寄托,這樣子,神明便成了他們最好的解決問題的對象。一旦海上發生危險,只要一息尚存,都免不了心中默念“媽祖”。誰默念“媽祖”的時間長,誰就能夠保持意志清醒,在信念的支持下才能不斷爭取生存的可能,最終才有活下來的希望。否則早就在海浪中一命嗚呼。岸上的女人也整天過得提心吊膽,生怕哪天一覺起來自己就成了寡婦,所以借“拜老爺”把各路神明的禮數敬意都做足,這樣子只要自己不虧待神明,自然可以逢兇化吉,平安無事,過上安穩的日子。
你說這是自欺欺人也好,自欺欺神也罷,總之在長期的實踐中驗證了它的有效性,所以就保留下了這種俗信。就連現在,許多潮州子女在外讀書謀生,家里的母親總還免不了隔三差五去“老爺”面前求平安。筆者每次回到家鄉,母親總免不了在我在此出門前去再拜一拜“老爺”。不明白的人以為是迷信,其實這個風俗也包含了潮汕女人的偉大。
對待愛情的態度
據說潮汕地區是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之一。潮汕女人對待愛情乃至婚姻是很認死理的,一旦跟了這個人,嫁了這個人,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哪怕往后日子再是怎么艱難,也是這樣子忍了過來。對于許多潮汕女人來講,一輩子就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便是自己的丈夫。這是非常難得的,同時這也是婚姻能夠持久穩定的重要因素。
同時,潮汕女人對待愛情也比較矜持,別看她平時大大咧咧,老是男人堆里鉆,可是你要是有非分之想,對她動手動腳,她也是會立馬變了個臉。哪怕關系再好的情侶之間也是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這可能也就是適應了潮汕男人審美需要的結果,倘若在漂洋過海或者海上作業,自己愛的女人行為不檢點,哪有心思討營生?
百善孝為先
潮汕地區至今仍然保留著很深的家族觀念,自然也十分看重家庭孝道。孝道是維系家庭和諧關系的重要舉措,其中最為關鍵莫過于“新娘”與“老娘”關系的處理。有時候筆者也認為那句廣為流傳的話——家和萬事興——其實指的就是指婆媳關系和睦,而不是僅僅指夫妻關系。婆媳關系自古就是很棘手的一個問題,有的家族便是因為這一點而一蹶不振。潮汕女人對于婆婆可謂是畢恭畢敬,說到這一點可能有些費解,就連現代社會潮汕地區仍然保留著婆媳同住的現象。
筆者認為這就是潮汕女人最為賢美的地方,她們知道,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只有幫一個男人把屋內關系理得妥當,男人才能在外面叱咤風云。同樣的,對于公婆的包容和忍耐這方面上,潮汕女人做得也是比其他地方的女人更加大度。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得美女可謂不計其數,但是能流傳開來的也就只有“四大美人”,就連“四大美女”中貂蟬、西施的歷史存在性至今也令人存疑。我們并不缺美女,只要時間不停息,美女任何地方任何時代都有能出現,同樣的,只要時間不停息,再美的容顏總將會老去,像煙會消散花會隕那樣,終將難為續。美女的公敵并非美女,也并非互相羨慕,而是時間。再美的外在,都將逃離不掉歲月的打磨與刻畫。所以,學做一個雅姿娘吧,把秀美上升為韻美,最后化為一種內在修養,雅然天成。
時間:2023-05-29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