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理工學院:是廣東東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任名譽校長。學校所在地東莞市,是中國近代歷史開篇地、改革開放前沿地,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第十二位、全國地級市第一位,是"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籃球城市"之一,并于2011年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學校于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獲批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5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良好成績,2010年6月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準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0年8月獲批成為廣東省立項建設的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學校成立了教育發展基金會,設立了楊振寧獎學金。"來東莞理工求學,留東莞發展創業"已成為眾多考生的心愿。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松山湖校區坐落在科技與山水共一色的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占地1500畝,是一座花園式、現代化的校園。辦學設施完善,教學實驗設備充足,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日臻完善。莞城校區面積500畝,交通便利,湖光山色,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建有10個教學實驗中心,其中"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圖書館建筑面積達2.7萬平方米,藏書119.5萬多冊,期刊5000多種,數字資源20000GB;建成有千兆帶寬主干、百兆帶寬到桌面的校園網,建立了24710個信息點;體育場地面積約14萬多平方米,是國家田徑隊掛牌基地,2006年成功協辦了廣東省第七屆大學生運動會。
科研機構:截止到2013年,學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高校工程技術開發中心2個,東莞市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個,東莞市重點實驗室9個,校級研究中心13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分布式能源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廣東省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高校工程技術開發中心2個:廣東高;で鍧嵣a與綠色化學品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高校網絡與信息安全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東莞市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個:東莞市清潔生產科技中心,中德精密制造技術中心。東莞市重點實驗室9個:東莞市分布式能源系統重點實驗室,東莞市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重點實驗室,東莞市復雜網絡重點實驗室,東莞市現代分離技術重點實驗室,東莞市大氣復合污染重點實驗室,東莞市快電子技術與測控系統重點實驗室,東莞市網絡安全重點實驗室,東莞市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東莞市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校級研究中心13個:東莞分布式能源系統研究中心,東莞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東莞城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東莞市知識產權促進中心,經濟法律研究咨詢中心,生物傳感器研究中心,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光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現代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嵌入式系統研究中心,軟件研究中心,材料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圖像信息與測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2012年11月7日,學校的“基于飛秒激光的太赫茲時域光譜儀開發”等4個項目列入2012年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組織實施。2012年12月5日,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簽批了國家十二五水專項“東深供水工程水質改善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課題編號:2012ZX07206-004)”課題任務合同書,該課題正式立項。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結果揭曉。學校本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有6個項目獲準立項。截止到2013年,學校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粵港澳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等200多項。學校教師還獲得了日內瓦國際專利技術成果博覽會金獎、國家發明專利獎、省科技進步獎和東莞市科技進步獎等科技獎勵及一批發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