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學校現有教職工2501人(含兩所直屬附屬醫院),有專任教師739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26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219名、兼職博士生導師15名、博士后導師2名;分別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廣州、成都、上海、黑龍江等中醫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擁有張學文、郭誠杰2位“國醫大師”,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人,有國家級、省級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老師43人,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省“三五”人才17人,陜西省名老中醫、名中醫32人次,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形成了一支敬業精神強、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科研成果:截至2012年,學校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的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校級重點學科11個,建有經國家藥監局批準的國家級新藥臨床研究基地和陜西省中藥飲片工程技術中心。建校以來陜西中醫學院,主要獲得了包括全國醫藥科學大會獎、衛生部乙級科技成果獎、全國(部級)中醫藥重大科技成果乙級獎、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獎、全軍醫學科技進步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獎等在內的省局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90余項;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省級科研課題共139余項,課題總經費逐年增加。主編(副主編)教材與學術專著500余部。學校主辦的《陜西中醫學院學報》、《現代中醫藥》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原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生物文摘、中國生物文獻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等。
學校強化各個專業的教學陜西中醫學院與科研實驗室建設,建成了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居于一流水平的臨床醫學實訓中心、護理學實訓中心以及中醫藥研究與開發的實驗平臺。改革開放以來,學院重點開展了中醫藥文獻整理、中醫藥基本理論、中醫臨床及中醫藥開發利用等項科學研究。有76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陜西省政府、省教委、省科委、省衛生廳、省中醫藥管理局以上的研究成果獎。其中的骨癆敵、通脈舒絡液、針刺治療乳腺增生、柔脈沖劑、出血熱預防片、結腸炎丸等成果投入生產后取得成功。
陜西中醫學院編輯出版發行的刊物有《陜西中醫學院學報》、《陜西中醫函授》兩種,另外還有4 種內部交流的報紙和刊物。據統計,從1985年至1995年間,學院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先后發表的學術論文和專著就有2303篇(部)。
校園文化:學校具有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50多個學生社團活動異彩紛呈,為學生搭建了廣闊的成長舞臺。堅持30多年的“文藝百花獎”匯演、大學生辯論賽、運動會等,已成為學校傳統的文體項目,烘托出莘莘學子的青春熱情。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服務隊多次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連續多年被評為陜西省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稱號,在全國“十運會”上受到表彰,是我省高校和全國中醫藥院校中惟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因校園文化氣息濃厚、環境優美,學校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在國內傳遞的惟一一所中醫院校。學校承辦的全國中醫藥院校第九屆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市領導及全國中醫藥院校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