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神馬都是浮云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生活中,網絡上這幾個字真的是深受大家的喜愛。但是大家是否知道神馬都是浮云是怎樣由來的呢?神馬都是浮云的含義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在此就為大家講講!神馬都是浮云(shén mǎ dōu shì fú yún),網絡流行語,什么都是浮云的諧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有抱怨感嘆之意;同樣的現在也有許多人也用于自我安慰用語。浮云,過眼云煙。繁華落盡,曾經在意、不舍的東西,或許已不值一提。
點評:這是一個萬能的網絡流行語,就像一塊泥巴一樣,你可以隨便捏成一個形狀。如果你是婉約派,可以把這個詞演繹的婉約婉約再婉約;如果你是豪放派,可以把這個詞演繹的豪放豪放再豪放。抱怨者可以讀出抱怨,超然者可以讀出超然。網絡流行語一般都只能各領風騷一兩年,而這個詞,必將流傳千古。
來源分析:有些網友們用搜狗拼音輸入法以及QQ拼音輸入法打“什么啊”時,常常漏掉分隔符“ ’”,就這樣,系統認為“ma”是一個字的拼音,于是便出現了“神馬”這一詞。因為打字飛快,常在打“什么啊”時打錯,打出一個“神馬”來,“神馬”一詞就像曾在網絡紅極一時的“蝦米”(“蝦米”源于閩南語的諧音,如“講什么”,閩南語讀音“拱蝦米”)一樣,走的同樣是諧音路線,而這個詞語也迅速代替了“蝦米”,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流行語。浮云的意思即虛無縹緲,轉瞬即逝,意為“都不值得一提”。
它的流行源于:1. 紅遍網絡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國慶期間,一則名為《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的帖子中,“小月月”橫空出世,以極其詭異的言行雷倒眾生,并讓網友們將“神馬”和“浮云”聯系在了一起,誕生諸如:“用任何詞語來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馬網絡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小月月還能保持著暈的狀態靠在他胸口,神馬暈倒無意識論,統統是浮云! ”的感嘆。而“神馬”和“浮云”的神奇之處,則是當這兩個詞結合在了一起,便可組成萬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風靡。2. 浮云一詞來源于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四眼仔馮勉恒汽車維修員說“那些只是虛名而已,就好像浮云一樣。”那些只是虛名而已,就好象浮云一樣3. “浮云”一詞據考證來源于孔子《論語》中講述了孔子對于富貴的態度:“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來源和內涵:神馬不是四大神獸之一,中國人用智能拼音打“什么啊”的時候習慣打"shenma",本應打“shenm'a",卻忘了分割符號,搜狗拼音第一個詞就是神馬。神馬的意思內涵就很深了,SM,什么,神獸,森馬……我們一般喜歡對神秘的,不可琢磨,無可理喻東西稱為神馬,例如神馬小月月?;這是神馬?;玩什么就玩神馬……浮云最早來自孔子曰“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比喻虛無縹緲,轉瞬即逝。
相關段落:國慶的小月月事件將“神馬一切都是浮云”提升到了極點,簡稱小月月體。
舉例如下:用任何詞語來形容她,都根本乏味的很,見面后,你才能意識到,啊,世界真美妙,夫妻都和諧了,什么房子,經濟,柴米油鹽,婆媳關系都是毛毛雨。因為一對比,娘來,神馬極品都是浮云,根本世界和諧的很!那種敏捷的動作,那神馬地心引力,神馬胖子不能運動理論都是浮云,都是浮云浮云的來源我聽完當時就想找把刀捅死自己算了。什么網絡豪放女,什么獸獸,浮云!都是浮云!小W真的沒有扶,沒有!小月月還能保持著暈的狀態靠在他胸口,什么地心引力,神馬暈倒無意識論,浮云!統統是浮云!
網絡流行原因:“神馬都是浮云”的流行,緣于今年國慶期間紅遍網絡的“小月月”事件,一句“看過小月月,神馬都是浮云”的評論,被很多網友復制引用。似乎因為這句話能夠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現象的特點,所以開始被廣泛地應用到了社會生活語境當中。
入選理由:這句流行語表面上看起來“很殘很調侃”,但其實它代表著當下人精神生活的一些特點,深入玩味,會有一種無從把握甚至陷入絕望的感覺。不過它同時又透著那么點兒超然和豁達。“神馬”和“浮云”相遇后,便可組成萬能金句,很給力。
相關數據:神馬都是浮云成為2010年最火的網絡流行語。2010年12月8日《南方都市報》報道,“神馬都是浮云最給力……投票中,神馬都是浮云擁有超高的人氣,‘使用率’高達66.7%。源于搞笑漫畫日和的‘給力’一詞則以63.2%的‘使用率’屈居第二”。神馬都是浮云這一流行語被許多娛樂節目引用,如快樂大本營2011年新節目的名稱就把“神馬都是浮云”和“給力”連了起來,組成了一個新詞——神馬都給力。
最早來源:來源一:根據詞意,最早應出現在《完美世界》這款游戲中。《完美世界》于2004年12月25日公測至今,2005年最好的一個坐騎為用點卡積分兌換的“浮云馬”,為一匹白馬。在05年間被當作是最好的坐騎,便宜、好看、跑得快。來源二 :同樣是《完美世界》這款游戲,2007年開放新資料篇“黃昏圣殿”。其中黃三FB里的BOSS黑甲巨獸在臨死前說的一句話:“仇恨,就像天邊的浮云一般!”根據以上兩點,可以證明《完美世界》真T /M太有預見性了,“浮云馬”神馬也。仇恨就像天邊的浮云一般!神馬都是浮云啊!
感嘆體:這個月來,每當網絡上出現雷人的事情,或是看到重磅新聞,往往在跟帖時會以“我之前見到的神馬都是浮云,直到見到睡繩哥我才第一次明白了牛人的真諦”、“聽了這樣的解釋,我除了能說浮云,神馬都是浮云之外就徹底失語了”等句式來表達自己的驚訝。
超然體:報紙在網絡使用中,“神馬都是浮云”更多地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新華社評論《淡定!“神馬”都是浮云》關于廣州亞運會中游泳名將張琳14日在亞運會男子200米自由泳決賽中僅列第四名說:“要淡定!因為‘神馬’都是浮云。……榮耀和勝利絕非體育的全部,這些都只是過眼云煙。君不見曾經萬人景仰的劉翔,現在“重要的在于參與”;無數國人崇拜的姚明,為傷病所困而被要求接受降薪……高手之間,實力相近,比的是心態。人劍合一,物我兩忘,方是最高境界。只要擯除雜念,專心致志,發揮出自己的水平,不論勝敗,張琳都是英雄。”新華每日電訊文章《神馬都是浮云》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可我們都是俗人,真能看破一切,做到“神馬都是浮云”并不容易。人民日報2011年1月11日14版文章:《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創新知識”》吳佶、陳維一文介紹互聯網上的新詞銳詞時提到“神馬都是浮云”,這是該詞第一次被中央黨報所引用。
專家點評:重慶社會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專委會主任譚剛強:“神馬都是浮云”的流行,其實要歸于網友們集體無意識的從眾行為的推動。因為這句話源于一個熱門的網絡事件,許多網友為了表明自己緊跟網絡時尚的步伐,也跟風模仿這樣的語句。另一方面,對于生活工作壓力大的社會人來說,活用網絡用語、積極從網絡事件中尋找樂趣是一種很好的壓力宣泄方式。《兔年網絡春晚》在2011年第一屆網絡春晚上,“神馬都是浮云”被多次提到,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