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
近日,微博上出現了一個 “女大學生快遞臟衣服給老媽洗”的話題,引來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如何看待這一話題,筆者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一些大學生缺乏必要的動手能力,這一點應該引起各位家長和高校老師的重視,F在一些大學生,由于家庭嬌長期生慣養、過度溺愛,導致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導致不會煮飯燒菜只會泡方便面。君不見大學生寄衣服回家洗者有之,周末帶衣服回家洗者有之,全部拿到干洗店洗者有之。更有甚者,家長在開學前買幾十條短褲讓孩子帶去穿了就扔掉的情況也有之。因此,家長必須利用假期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也應該開展一些一教一的動手活動(包括折疊被子、整理房間書桌、洗衣服、買車票飛機票、煮飯燒菜等),為學生補上動手這一課。
第二,是一些大學生缺乏必要的生存能力,必須加強素質教育。現在一些大學生不會買車票飛機票,不會識別簡單的詐騙伎倆,不懂得乘坐交通工具起碼的安全知識。這都是素質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因此針對部分大學生缺乏生存能力的實際,家長要利用平時的電話和假期相聚的機會反復引導、傳授,要教會他們必要的生存知識和技能;大學也要針對部分學生缺乏生存能力的實情,利用講座、觀摩等形式,加強學生生存能力教育,以避免反復出現學生坐錯車、搭錯車、被騙、失聯遇害等悲劇。
第三,是家長要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狠下心一步步“斷奶”。素質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動手能力、生存能力也不是短時間可以培養的。因此家長應該根據孩子嬰幼兒期、入學前期、小學、中學、大學這幾個階段的具體情況,有意識地從小抓起。該學會穿衣服系鞋帶時就要讓其自己動手,該學會煮飯、洗碗、洗菜時就要及時讓其鍛煉,該自己坐車出行時就要教會其買票、坐車及途中的安全知識,該讓孩子學會買東西時就要放手讓他們嘗試。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必須狠下心給孩子“斷奶”,不要一手包辦,不要怕因此影響學習。總之,要從小抓起,從一件件小事練起,不能包辦一輩子。
第四,是發現問題家長和學校要及時這個寒假“補課”。既然孩子到了大學還不能自理,再埋怨以前就不行了。面對這種現象,首先是家長要及時利用當前的寒假進行“補課”,尤其是抓住假期孩子在家的機會好好補補;學校發現這類現象,也不能等閑視之,要利用各種途徑進行“補課”,力爭把學生培養成有德有才更有動手能力的接班人。
寄衣服回家的孩子們,別寄了,自己動手吧;還在幫大學生洗衣服的家長們,別洗了,該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