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人們早已意識到時間匆匆一去便不復返。轉眼間高考又將來臨。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高考來臨之際填報高考志愿時,長沙有哪些大學?想必一定是許多廣大高考考生和家長朋友們最關心的問題了,以下就是愛開大學生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沙有哪些大學?一起來看看吧!長沙共有48所大學,其中本科15所,專科33所。以下是長沙所有大學名單。
|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類型 |
| 1 | 湖南大學 | 本科 |
| 2 | 中南大學 | 本科 |
| 3 | 長沙理工大學 | 本科 |
| 4 | 湖南農業大學 | 本科 |
| 5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本科 |
| 6 | 湖南師范大學 | 本科 |
| 7 | 湖南科技學院 | 本科 |
| 8 | 湖南商學院 | 本科 |
| 9 | 長沙學院 | 本科 |
| 10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 本科 |
| 11 | 湖南警察學院 | 本科 |
| 12 | 湖南女子學院 | 本科 |
| 13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本科 |
| 14 | 長沙師范學院 | 本科 |
| 15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本科 |
| 16 | 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 專科 |
| 17 |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18 |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19 |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20 |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21 |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22 |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 專科 |
| 23 |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24 |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 專科 |
| 25 | 湖南都市職業學院 | 專科 |
| 26 |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27 |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 專科 |
| 28 |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 專科 |
| 29 |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30 |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 | 專科 |
| 31 |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32 |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33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 專科 |
| 34 | 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35 | 保險職業學院 | 專科 |
| 36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 | 專科 |
| 37 |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 專科 |
| 38 |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39 |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40 |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 專科 |
| 41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42 |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43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 | 專科 |
| 44 | 湖南信息科學職業學院 | 專科 |
| 45 | 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46 | 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47 |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 |
| 48 |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 | 專科 |
長沙介紹:長沙,簡稱長,古稱潭州,別稱“星城”,是中國湖南省省會,中國中部第二大城市。長沙位于湖南省東部,轄六市轄區、二縣、一縣級市;是著名的楚漢名城、山水洲城和快樂之都。 長沙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年燦爛的古城文明史,是楚漢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是湖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科教中心,亦是環長株潭城市群龍頭城市。長沙是中國南方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第九、中西部地區第一。同時,長沙致力于打造中部最開放、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名城和世界級旅游城市。
長沙地理介紹:長沙(Changsha),湖南省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大城市之一,簡稱長,中南地區、華中地區城市, 別稱星城,古稱潭州。長沙約有2400年建城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始建城,屬楚國。“長沙,楚之粟也。”簡稱長,漢語拼音和外文稱為CHANGSHA,別稱“星城”、“楚漢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國文明城市,中國長江以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排在中西部前列,2011年在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長沙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經歷三千年歷史城址不變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歷史3000多年,因賈誼的影響而被稱為“屈賈之鄉”。走馬樓簡牘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蘊,位于岳麓山下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長沙旅游資源豐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譽,歷史上涌現眾多名人,留下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是劉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賢的故鄉。長沙是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經濟發達,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5619.3億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穩居第7位,同比增長14.7%,GDP百強城市中排名第18位,人均收入居省會城市第3位。2012年全年生產總值突破6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