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某高校開設了一門“青春無悔課”,要求女生填寫承諾卡,并宣誓拒絕婚前性行為,婚后拒絕婚外性行為。
大學生“婚前拒性”的“宣誓卡”一現網絡,立即引起了激烈爭議,有人覺得學校管得太寬,有學子表示理解學校并贊同學校的做法。其實,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婚前拒性”的善意引導可以有,但也不可簡單粗暴地以填寫承諾卡的方式一“諾”了之。
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危害不容小看;榍靶孕袨橛锌赡芙o女大學生造成懷孕,早孕流產還是大月引產都會給女生帶來很大的身心傷害,個別嚴重的也會引起終身不孕。婚前性行為也有帶來性疾病的傳播可能,據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稱,全球每天大約有六千名年輕人染上性病艾滋病,15歲-24歲的人占了一半,女性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朦朧是一種美,婚前性行為后兩人的關系就會產生零距離,很容易破壞這種美感。特別是婚前性行為無法律保護,有可能給人以戀愛為名行玩弄女性之實以可乘之機。
其實,不認可婚前性行為也是當今大學生的主流思想。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廣州市婦聯聯合中山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在廣州9所高校進行90后女大學生調研,共發放877份問卷,實際回收800份。對于大學期間的未婚同居,30.1%認為“大學生未婚同居是個人自由,應當尊重”,不同意此說法的占22.9%,態度持中的占47%。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擔心婚前性行為會影響婚姻及身體健康,超過半數的女大學生(57.9%)認為婚前應該守貞潔。
然而,高校讓女大學生填寫承諾卡宣誓拒絕婚前性行為,也有很多不妥之處。婚前性行為是男女生一起才能完成的事情,只要求女生填寫“宣誓卡”承諾“婚前拒性”,有對女生歧視之嫌,也是對女性的封建禁錮,還是男權主義思想的體現,特別是將婚前性行為拿到臺面上來加以限制進行曝光,更是不人性化的。
這里必須厘清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學生“情到濃時”的自發婚前性行為并不違反法律,除非個別偽裝者刻意為之,一般也無關道德,而是屬于大學生個人的思想觀念問題,是其個人的私事。如此,讓大學生拒絕婚前性行為,就應該在尊重大學生個人隱私權的前提下,帶著善意進行妥善地引導。
高校要開設好戀愛婚姻選修課程,應該教給男女大學生自信自強自尊自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告訴他們愛情觀的基礎是志同道合,婚姻是責任和奉獻,是互相理解尊重體諒和寬容,而不只是荷爾蒙的吸引,“兩情若是久長時,又哪怕明天擁有?”另外,要特別注意引導男大學生尊重女性,出于對愛護女大學生方面的考慮,也有必要引導她們對待男友的性要求,“切忌頭腦發熱,半推半就”,要簡單地拒絕,立場要堅定,語氣可溫柔。要引導女大學生學會科學的個人衛生知識,拒絕不懷好心的男人,掌握避孕方法,懂得如何采取措施,減少婚前性行為給自己帶來的身心傷害,學會保護自己。高校社團也要開展好戀愛婚姻方面的活動,讓大學生在婚前性行為方面和同伴一起說說“悄悄話”,增強正確的婚前性行為觀念。
當然,雖然大學生已是成年人了,父母對他們的“性”也不可“不聞不問”,父母也要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婚前不可“任性”,至于讓大學生自己主動自覺地端正性觀念,學會尊重他人,也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