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獨立經濟來源,校長不贊成
“書記、校長,近幾年有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談戀愛,甚至結婚,這到底行不行啊?你們怎么看?”“校長午餐會”一開餐,廣東財經大學財稅學院稅收學專業的曾真就忍不住向身旁正在吃飯的該校書記黃曉波和校長王華拋出了大學婚姻問題。
作為與會17名學生中唯一關心大學婚戀問題的學生,已是大學三年級的曾真聽說,甚至見證過不少學生在大學扯證、結婚、生小孩。“我有的時候不能理解,認為學生還是學習為重,可聽到這么多人結婚生子,我又有點混亂了”。
曾真的困惑其實也已成為不少大學生尤其是女生的困惑。讀大學就結婚真的好嗎?廣財大黨委書記黃曉波直接表示:“想法挺好,但最好要顧得來。”
而與黃曉波的“點贊”不同,該校校長王華則表示:“讀書就結婚了,靠什么來獲取收入?你成為母親、父親后,如何對家庭負責?拿什么維持家庭?”王華說,大學生已是獨立的個體,不能靠父母承擔家庭責任,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養活家庭。
大學該不該結婚,學生怎么看?有媒體曾對2000名在線實名注冊的廣東籍大學生進行婚戀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學生認為可接受在校大學生結婚,超七成學生認為同居屬于正常現象。
數據雖然“明朗”,但“做得到”的學生依然很少。“我身邊在校結婚的同學幾乎沒有,學姐、學長也比較少,我覺得在合適的年紀還是應該干合適的事情。大學四年這么短,應把更多時間花在學習上。”廣東財經大學王同學如是說。
大學就結婚 天時地利人和 “一樣不能少”
對于大學結婚一事,可謂是見仁見智。點贊者認為“真愛難覓,要把握機會”,反對者表示“學業家庭難以兼顧”,而深究起來,依舊難分孰對孰錯。不過,現實是——總有人選擇主動嘗試。近日,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12級播音主持專業的畢業生集體以“走紅毯”方式來告別即將逝去的大學生活。而在走秀的男女當中,一對大學生夫婦還帶上娃一起出鏡,引發網友熱議。
大學結婚并非個別高校的“特例”。“我當時是因為懷孕,全家要求結婚。”在“讀書就結婚”這一條并不被看好的路上,已從暨南大學畢業3年的李女士早已嘗試過。李女士和丈夫是高中同學,已相戀多年,雖然在校結婚是不得已的選擇,但“大學結婚生子”的步伐讓她找工作時有了不少軟性優勢。 “在校結婚并不是一件多不靠譜的事情,只要雙方有責任就好。”李女士如此評價自己的大學婚姻。
事實上,李女士之所以有勇氣選擇大學就結婚,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的契合——全家支持、同城生活、愛情與責任。大學生作為獨立個體,有選擇何時婚、與誰婚的權利,但選擇也意味著成本。如何在學業和家庭之間“魚和熊掌都兼得”需要多方條件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