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菜頭先生走出大學校門也有好幾年了,走出校門后才感覺青澀的校園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可惜再也回不去了。但是從最近的報道來看,校園的環境似乎并不如以前的那么純潔了,每當看到校園學生因為校園貸而出現裸貸、跳樓現象,都是非常的痛心疾首。究其原因,固然有很多平臺、校園、社會、家長等方面的原因,其實當大學生面對誘惑的時候,大學生自身的堅守也很重要。針對校園貸,菜頭先生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僅供在校大學生們參考。
第一、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是抵抗誘惑的關鍵
凡是能走進大學的同學都經過高考的苦熬,都經過高中的百煉成鋼。但是當人勝利之后往往會出現懈怠之心,總是認為一旦走進大學就需要好好的去享受一下。其實不然,大學雖然在管理模式和壓力上不如高中,但依然需要學生們刻苦努力,并且堅持不怠。作為踏向社會的最后一站,大學的生活不但可以教會你知識和本領,更會教會你一定的社會經驗。正是因為大學的校園是一個小社會,那么就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誘惑。
人總是有劣根性的,而且一個人在這個世上活著并不僅僅是為了你一個人而活著。可以說從一出生開始,你就需要擔負起你該有的責任,何況大學時你已經成年。因此,當面對誘惑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自己,而應該是自己的家人。誠然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家庭條件,因此每個家庭也有不一樣的負擔。人向往美好固然沒錯,但是在某一個階段的時候還需面對現象,不要妄想擁有自己的不該擁有的物質,否則就是虛偽。
那么有人就會問,面對窘境我就該任命嗎?當然不是!社會中任何的物資享受的前提都是自己有能力在合理合法,符合社會道德的情況下掙來的。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好逸惡勞,手高眼低走進的永遠都是陷阱。當你走進大學的時候,大概大家都或許已經成年了,成年之后你所面對的不光光是自己,還有你的前途、家庭、父母等。把他們放在至上的高度,也就不會想那么多了,有的只會有艱苦奮斗和踏實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