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好好地努力,不要害怕困難,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敢于迎難而上,這樣將來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才能夠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小編整理編輯了一篇很不錯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小故事,各位讀者可以好好地欣賞欣賞。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權之后,他手下大臣黃道周是個真心抗清的人,一心想幫助隆武帝出師北伐。但是掌握兵權的鄭芝龍,只想保存自己的實力,不愿出兵。過了一年,清軍進軍福建的時候,派人向他勸降。鄭芝龍貪圖富貴,就拋棄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權也滅亡了。
鄭芝龍有個兒子叫鄭成功,當時是個才二十二歲的青年將領。鄭芝龍投降清朝的時候,鄭成功苦苦勸阻他父親。后來,他眼見父親執迷不悟,氣憤之下,就單獨跑到南澳島,召募了幾千人馬,堅決抗清。清王朝知道鄭成功是個能干的將材,幾次三番派人誘降,都被鄭成功拒絕。清將又派他弟弟帶了鄭芝龍的信勸他投降。他弟弟說:“你如果再不投降,只怕父親的性命難保。”
鄭成功堅決不動搖,寫了一封回信,跟鄭芝龍決絕。公元1661年三月,鄭成功要他兒子鄭經帶領一部分軍隊留守廈門,自己親率二萬五千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臺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臺灣。這時候,有些將士聽說西洋人的大炮厲害,有點害怕。鄭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戰船排在前面,鼓勵將士說:“荷蘭人的紅毛火炮沒什么可怕,你們只要跟著我的船前進就是。”
荷蘭侵略軍聽說鄭軍要進攻臺灣,十分驚慌。他們把軍隊集中在臺灣(在今臺灣東平地區)和赤嵌(在今臺南地區)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擋鄭成功的船隊登岸。鄭成功叫何延斌領航,利用海水漲潮的時機,駛進了鹿耳門,登上臺灣島。臺灣人民聽到鄭軍來到,成群結隊推著小車,提水端茶,迎接親人。躲在城堡里的荷蘭侵略軍頭目氣色敗壞地派了一百多個兵士沖來,鄭成功一聲號令,把敵軍緊緊圍住,殺了一個敵將,敵兵也潰散了。
荷蘭侵略軍遭到慘敗,龜縮在兩座城里不敢應戰。他們一面偷偷派人到巴達維亞(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鄭軍大營求和,說只要鄭軍肯退出臺灣,他們寧愿獻上十萬兩白銀慰勞。鄭成功揚起眉毛,威嚴地說:“臺灣本來是我國的領土,我們收回這地方,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們如果賴著不走,就把你們趕出去!”
鄭成功喝退荷蘭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敵軍還想頑抗,一時攻不下來。有個當地人給鄭軍出個主意說,赤嵌城的水都是從城外高地流下來的,只要切斷水源,敵人就不戰自亂。鄭成功照這個辦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蘭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盤踞臺灣城的侵略軍企圖頑抗,等待救兵。鄭成功決定采取長期圍困的辦法逼他們投降。在圍困八個月之后,鄭成功下令向臺灣城發起強攻。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后,灰溜溜地離開了臺灣。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里收復了我國神圣領土臺灣,成為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