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護城人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局黨組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帶頭奔赴機場抗疫一線,進行現場指揮,協調處理問題。
二級巡視員曹智聰2月下旬母親剛剛去世,他二話沒說領受任務,連續多日通宵在一線值班。
一級調研員李永濤今年10月即將退休,主動請纓擔負起現場協調組工作,連續多日鉚在工作一線,及時協調處理現場突發問題。
一級調研員陳泳芳因病身體不適剛剛出院,依然帶病堅守,堅持輕傷不下火線。
一級調研員、副師職軍轉干部畢紀德3月初剛到局報到,接受黨組安排,馬上奔赴機場一線。
在局領導的帶動下,機關黨員干部士氣空前高漲。
服貿處副處長牟莉的丈夫在基層一線工作,經常要加班加點,家中十歲的孩子白天單獨在家上網課,她只能委托好心的鄰居幫忙照顧。
機關紀委丁勇的愛人因膝蓋摔傷導致行動不便,本已請假在家看護,也報名參加服務組。
國際交流處張彤2個小孩需要照顧,但夫妻二人只能輪流請假,仍報名參加了機場的專班工作。
在疫情的陰霾下,全體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沖在抗疫一線,用錚錚鐵骨筑起防疫長城,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三
3月的羊城,春暖花開。
現代、高端、時尚的白云國際機場,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和喧鬧,只有稀稀疏疏的旅客匆匆而過,整個候機大廳愈發顯得空曠和冷清。
穿上白色的防護服在機場一線抗擊疫情,對參加工作10多年的貿發處副處長梁志銳來說,連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
2019年,因機構編制改革,原市口岸辦歸并市商務局管理,市商務局開始負責全市口岸工作。具體負責全市對外貿易工作的梁志銳和其他商務戰線干部一道,成為一名守衛國門的光榮衛士,
“袖口要加貼透明膠,否則手臂會外露;手套要雙層,這樣手套在工作時不易被鉤破,脫時也更安全;面罩的內外側都有保護膜要撕開;尤其千萬不能喝水,因為連續7-8個小時不能上洗手間……”經驗豐富的老同志一邊幫助梁志銳穿隔離防護服,一邊不忘交代。
梁志銳和同組其他5名同事被安排在晚上8點至凌晨2點值班。按照機場旅客集散區工作崗位及職責安排,梁志銳和同事們各就各位,各司其責。盡管被反復告知千萬不要緊張,但梁志銳還是感到心跳是如此之快。
剛步入旅客集散區,拖著大小旅行箱的旅客如潮水般涌進大廳。一時間,冷冷清清的大廳頓時喧鬧起來,各個小組工作臺前都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梁志銳和現場的翻譯及同事們一道,開始緊張而忙碌的工作。詢問旅客航班班次,出發地、目的地,進行登記造冊——為旅客貼上中英文目的地三種分類標——根據所貼標識,引領旅客到廣東省各地級市、廣州各區的候車區域等候——根據旅客到達目的地,分批次將旅客送上專車進行轉運。
工作看似簡單,也無技術含量,但在一個沒有空調,人員又高度集中的旅客疏散區,對工作人員的體力、耐心、意志品質和應急處理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現場人多、聲音嘈雜,又穿著防護服、隔離眼罩,需現場大聲呼喊指揮,一會下來聲音就會變得沙啞。而且各種突發問題層出不窮,需要在第一時間馬上協調解決:
旅客經過長途飛行、排隊檢測,等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情緒急躁,存在不穩定因素。
由于旅客對相關指引程序、工作要求不清楚,需要工作人員加強人文關懷,做好政策解釋說明和安撫工作。
有時航班過于集中,導致旅客在轉運區滯留,人員太過集中帶來安全隱患。
由于行李滯后,造成留觀區人員不能準點離開,甚至有的旅客會厲聲質問和責罵……
梁志銳和同事們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工作了7個多小時,由于長時間穿著防護服,護目鏡布滿汗珠,防護服幾乎被汗水浸透。經同事提醒,才知道臉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壓痕,手腕留下一條鮮紅的勒痕……當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第一時間馬上向衛生間狂奔而去,卸下憋了幾個小時的“負擔”。
鄒學軍、吳三寶、李泉、林奕珠等黨員干部連續一個多月奮戰在機場專班一線,把機場當家,把旅客當親人。他們通過多次參加機場專班的切身經歷,用“十個字”歸納了工作的艱辛和不易:
一要“真懂”。旅客的每個問題都是對現場工作人員的考驗,必須懂得國家、省、市關于入境隔離政策規定,必須懂得最新工作指引變化,必須懂得各種情況處理辦法。
二要“暖心”。旅客大多已經過長途飛行、排隊檢測,心理、身體上都已極度疲倦,有的沒有喝水用餐,有的剛手術回國,有的大小行李箱多,最需要暖心服務、心理輔導、情緒安撫。
三要“會算”,F場服務組的數據統計是領導決策指揮的重要依據,簽訂的《簽收條》是明晰交接責任的重要憑證,必須嚴謹細致、準確無誤。
四要“能憋”。“牙好能吃”“腿好能站”,不如“腎好能憋”。夜班從穿上防護服到脫下通常需要11個小時,那種煎熬常人難以體會,女同志更是多有不便。
五要“狠心”。凌晨趕早班起不來,要狠心逼自己爬起來;通宵班后沒胃口吃不下時,要狠心逼自己硬咽下去;下崗回家小孩撲過來要抱抱時,要狠心逼自己吼出“離我遠點”;本職業務工作不能放下,還要狠心逼自己放棄補休挺住。
對多次參加機場專班服務的鄒學軍來說,最難忘的就是3月28日,也就是3月29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繼續調減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有關規定生效的前一日,白云機場交接點迎來了設立以來最大的旅客人潮。盡管機場外暴雨如注,但入境航班和旅客還是接踵而至。全體同志黨員干部嚴陣以待、團結協作、緊密配合、熱情服務,前后歷程6個多小時高強度工作,共接收疏散中外旅客4200多人,高效順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務。當曲終人散,整個接待大廳頓時空蕩蕩時,在場的每位同志都頭暈腦脹、汗流浹背,2名同志當場癱倒在地……
由于場地條件的局限,機場專班人員沒有休息的場所。小組長蘇章益還清晰地記得,3月17日晚,他和王先鋒、張青修、裴偉要通宵值班接待旅客。由于凌晨3點多有1個多小時的短暫航班間歇期,一行5人穿著防護服就近找到口岸入境查驗區暫時休整。疲憊不堪的王先鋒躺在冰涼平硬的查驗臺上立馬就睡著了,裴偉找到了X光機前一塊鋪有地氈的地板,蘇章益則是靠在座椅背上打個盹。在上崗前的談話中,大家發現只有裴偉睡得最舒服,都羨慕地贊他找到了“五星級”睡位。就是這平淡而冰冷的一個多小時,硬是睡出了不平淡而溫暖的同事情、戰友心。
在機場專班一線,每天接待的中外旅客少則上千人,多則4、5千人。面對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旅客,他們通過高效轉運旅客,落實廣州防控的“力度”;通過快速分流旅客,展現廣州服務的“速度”;通過周到細致的關懷,傳遞廣州服務的“溫度”,讓“新冠無情、廣州有愛”深入中外旅客的心田,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廣州國門衛士的過硬工作作風和良好自身形象,得到中外旅客的廣泛贊譽。
一對從泰國曼谷專門到廣州治療癌癥的母女,因等候時間過長,坐在輪椅上的女兒情緒不穩,不停地哭泣,F場指揮部工作人員為其聯系上市內一家腫瘤醫院,專門派救護車接送她們就地隔離治療。
一名來自俄羅斯的年輕母親,因其父親來華簽證即將到期,須馬上回國。由于不了解相關政策,她擔心被集中隔離后,年幼的孩子在家無人照顧,經工作人員耐心解釋后終于破涕為笑。
一名美國歸國華僑因其母親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室,需馬上趕到醫院簽字才能手術。工作人員立即與醫院主治醫生進行核實,派專人陪同及時趕到醫院,其母親的手術得以順利進行。
一位從吉隆;貒呐诵章每鸵虬l燒37.9被送到市八人民醫院,經隔離三天核酸檢測為陰性后,回到機場數次找客服都沒找到行李。經現場工作人員多方努力,最終順利地找回行李。
78歲孤身一人從溫哥華返穗旅客姚某,隨隊上車時不慎摔倒后口腔出血不止(后了解老人患急性白血。,工作人員迅速幫助老人漱洗止血,聯系醫護人員到場救護。
3月30日,中央新聞網站中宏網報道了市商務局收到澳大利亞入境旅客感謝短信的新聞。在感謝短信中,該旅客滿懷感謝地說:“在廣州的這三天,有你們貼心細致的安排,讓我感覺回到祖國真好,有你們在真好!”
這一封封包含深情的感謝信,無不是對機場專班全體黨員干部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最好褒獎。
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3月22日晚9時,市直機關工委一條緊急招募通知在廣州市直機關黨建工作群傳開。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落實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加強境外疫情輸入防控任務,鑒于人力緊張的實際,現向市直各機關黨組織緊急招募機關黨員干部支援市商務局牽頭的近期入境人員健康申報卡信息錄入工作。”
“市直機關工委6名黨員報名參加。”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6名黨員報名參加。”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名黨員報名參加。”
“市文廣新旅局4名黨員報名參加。”
……
不到半小時,先后有32個市直機關委辦局單位62名黨員積極踴躍報名要求參加。
在機場工作一線,全體黨員突擊隊員穿著隔離服,冒著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險,連續奮戰8個多小時,當天就完成了原計劃3天的任務,表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過硬的工作作風,為順利完成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這次增援行動,是市直機關廣大黨員干部顯擔當、勇作為的自然表現,是構建“令行禁止、有呼必應”格局的亮麗展示。沖鋒在前、忘我拼搏,市直機關黨員干部不愧是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曾縛蒼龍開偉業,又乘駿馬續長征”。
市商務局全體將士連日來持續奮戰在機場專班一線,同時還要兼顧繁重的商務中心工作。為了讓將士們能夠得到休整,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和商務日常工作中去,3月底,市委市政府決定,從全市市直機關選調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白云國際機場專班一線。
來自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政府政研室、市信訪局、市人社局、市生態環保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醫療保障局等36個委辦局單位的100多名黨員干部加入到專班隊伍,為機場專班工作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接過守衛廣州“南大門”的接力棒,共同構筑起抗疫的堅固防線。
在機場專班臨時黨支部的指揮下,這支由不同單位、不同人員臨時組建的隊伍,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團結協作、任勞任怨,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示了“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的工作格局,彰顯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政治本色,展現了過硬的戰斗作風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有的黨員干部每天只能休息4、5個小時,卻無怨無悔;有的為了不浪費資源,半天不喝一口水,甘愿長時間穿著防護服,防護服被汗水浸透;
有的黨員脫下防護服,臉上是一道道深深的壓痕;
有的怕把可能的病毒帶到家里,甚至一連幾天連家人都不敢相見;
有的面對旅客的責怪,強忍心中的委屈,依舊笑臉相迎;有的盡管汗流浹背,卻不停地幫助旅客搬運行李……
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更沒有一個人臨陣退縮,而是頑強堅守在工作戰位,守衛廣州這座英雄的城市。
市審計局古招賢是一個曾在部隊服役23年的老兵,他克服傷病纏身諸多實際困難,主動請纓要求機場專班,用實際行動詮釋入黨誓言。
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戚威作為兩名幼兒的母親,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剪了齊耳短發,積極報名參加機場專班工作。
市規劃與自然資源自局王譞家住增城,每天往返機場需要5個小時,一天總計17個小時工作在專班一線,卻從不叫苦叫累。
市財政局陳智鋒在夜班期間,雖然椎間盤問題嚴重但仍然堅守調度組的崗位,沒有向組長提過任何要求。
市公安局覃春楊患有偏頭痛、神經衰弱、貧血,由于連續兩晚沒睡好覺,加劇她的這些癥狀,但她沒有一句怨言,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
市民政局王鋒剛拔過牙,傷口還未愈合,他主動要求醫生提前拆線,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連續作戰。
市發改委夏志威年逾五旬,前不久剛進行了手術,身體正處于恢復期,積極投身工作當中,為年輕同志樹立了榜樣。
市應急管理局阮華僑愛人是醫護工作者,作為抗疫“雙職工”家庭,他和愛人舍小家顧大家,共同奮戰抗疫一線。
他們一如既往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守護廣州這座英雄的城市,守護找千萬人民的生命安全,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
據統計,截止5月6日,機場專班先后接待疏散來穗航班520多班次,安全轉運入境中外旅客76000多人,出色地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后記
寫完此文,市商務局牽頭,來自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政府政研室、市信訪局、市人社局、市生態環保局、市林業和園林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醫療保障局、市來穗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財政局、市金融局、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市住建局、市體育局、市工信局、市民宗局、市國資委、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司法局、市審計局、市港務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水務局、市文廣新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市城管局市、市政務數據局、第八人民醫院等36個單位100多名黨員干部仍日夜堅守在機場專班第一線。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當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舊存在,特別是天氣逐漸轉熱,給機場入境人員專班工作帶來不少困難。越是困難時候越是考驗黨員干部的關鍵時刻。機場專班的全體黨員干部嚴陣以待,將堅決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厭戰情緒,充分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光榮傳統,充分發揚連續作戰、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奉獻精神,充分發揚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不懼危險的斗爭精神,振奮精神、團結拼搏,繼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雙勝利”,為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和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時間:2022-03-12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