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播海霞勵志故事
熱情與堅持鑄就“金話筒”
進入中央電視臺后,海霞主持過一段時間《早間新聞》,是中央電視臺開始施行直播的一檔新聞欄目。因為是直播節目,做《早間新聞》時早上4點多就要起床,海霞在枕頭邊放了5個鬧鐘,因為怕有的時候有想偷懶的感覺,每一個鬧鐘響差兩分鐘。即便如此,半夜她還常從夢中驚醒:“呀,誤班了!”那時每天鬧鈴一響,海霞就馬上處于一種要投入工作的狀態。北京冬天的早晨,天特別黑、特別冷,走在路上的海霞有時候感覺非常無助,沒辦法,海霞就邊走邊大聲唱歌,給自己打氣。那一段歲月,海霞至今都覺得特別不容易,但是恰恰是由于有了當年的那一段歲月,給她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將執著敬業精神變成了生活習慣。《早間新聞》的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壓力也很大。不過海霞并沒有被壓力和困難擊倒,在父母和同事的幫助下,她不斷的調整和充實自己,很快就得到了全國觀眾的認可。
真正優秀的播音員,必須突破文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障礙,帶著情感在播音主持之路上不斷探索。1994年4月,央視《晚間新聞》欄目迎來了全臺年齡最小、臺齡最短的播音員海霞。
面對新欄目的挑戰,海霞嚴格要求自己,在《晚間新聞》欄目組時,一般干完活兒收工往往已到深夜。原本可以回家休息的海霞,每次直播結束,都會把自己的節目帶找出來,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表情動作、語調起伏、眼神過渡包括與直播系統的配合等。讓海霞一直記憶深刻的是曾經有位老師提醒她,一定要注意兩條新聞之間感情銜接,避免表情生硬的情況發生,不然觀眾們會覺得主持人比較冷漠,也就是從那時起,海霞開始注意眼神的銜接,開始嘗試著用心去和觀眾們溝通。
海霞說:“一些細節,必須站在觀眾視角,才能看出問題。那個時候我們從背景設計、服裝設計、發型設計、題圖設計,播音員圖像大小等等,語態、節目稿件、寫法、播法,每一個細節我們都做了很多的嘗試。無數次的嘗試,使得我們節目播出后獲得了各方面的好評。”對播音藝術的熱愛引導海霞追求每個微小細節的完善,這使得她不負眾望,有了收獲的喜悅--改版后的《晚間新聞》收視率從以前的3%上升至20% 。
1999年,央視開辦了《現在播報》欄目。這檔節目在海霞主持的短短半年時間里,收視率直逼金牌欄目《新聞聯播》,在央視所有欄目中位列第二。伴隨著欄目的迅速崛起,海霞的知名度也迅速躥升。后來,央視在《現在播報》中首次實行新聞主播制,海霞以其形象親切、吐字清晰、節奏明快而有幸成為第一人。在《現在播報》欄目唯一固定主播的近兩年里,海霞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全部的生活就是工作。
正是海霞對播音主持事業的無限熱愛和不懈奮斗,使得《現在播報》欄目在央視創下了許多第一:第一次以主持人的形象制作新聞欄目的片頭,第一次允許新聞播音員在節目中自報家門……每晚9點,伴隨著熟悉的音樂和“各位好,這里是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室,海霞現在為您播報”這句親切的話語,觀眾們不約而同把目光聚集到電視屏幕上,以干脆利落的播音風格和親切的笑容為“殺手锏”的海霞漸漸得到觀眾的認可與喜愛。
2007年12月6日,海霞與資深主播羅京搭檔亮相《新聞聯播》。海霞形象美麗、端莊,音色清亮而富有激情。她大方得體的主持風格給大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也給《新聞聯播》節目注入了新的活力。近20年的播音主持生涯的歷練,讓海霞在主持節目時活潑而不失穩重,親切迷人的笑容給億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樣在這一年,海霞的熱愛與堅持得到了認可,一舉獲得中國播音主持界的最高獎項--“金話筒獎”。
關心民生的海霞委員
海霞不僅是電視機前億萬觀眾喜歡的魅力主播,也是一名關心民生、富有責任心的全國政協委員。身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海霞一直以身作則,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著人民政協委員的職責。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7.8級特大地震災害,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反映極其迅速,胡錦濤總書記在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批示,溫家寶總理決定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害現場,舉國關注。
下午15時,海霞接到主持現場直播的命令安排。她用10分鐘的時間簡單化妝,抓緊時間了解相關情況。16時,海霞沉穩地坐在了直播主持人的位置上。海霞莊重而又富含悲痛地在第一時間向全國人民送出了地震災害的相關報道--從報道地震災害的嚴重危害、巨大的破壞力,向觀眾直播災害畫面;到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組織搶險救災,人民在逆境中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抗震精神;再到澄清社會上散布的不實信息,維護社會秩序、民心穩定。央視的直播向全國人民及時準確地傳遞第一手的真實信息,取得了非常積極的效果。
晚22時,海霞走出直播間,顧不得吃飯、休息,立即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并同專家電話溝通,請教如何做好之后的直播。在后來的5月13日和14日,海霞繼續堅守在直播主持的位置上,同全國人民一起關注來自搶險救災第一線的情況。
面對國家和人民的需要,連續工作并沒有讓海霞感到疲憊不堪。能夠通過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努力,為災區人民做點什么,為喚起全社會對災區人民的關注和幫助,她非常欣慰和高興。在這幾年的全國兩會上,海霞持續關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精神文化建設和發展的狀況。今年兩會上,海霞的提案還涉及到青少年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對于自己在全國兩會期間,既作為新聞播音員堅守工作崗位,又作為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海霞表示,這兩個崗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關注的都是社會民生。“只要心中有觀眾,只要心中有民生,有我們的人民,就不會覺得身兼兩職的忙碌,更多的是一種責任。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人民群眾的生活逐漸的得到發展完善,就是自己最大的欣慰”。她說。
小結:
做好一天的新聞播音或許不難,但在將近20年的播音生涯中,每一天都把節目做好卻并非易事。海霞的愛崗敬業體現在每天工作的眾多瑣碎細節之中,妝容、眼神、語速等等,她非常注意,她希望把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給電視機前的觀眾。
這種熱愛和堅持,值得我們所有人借鑒、學習。
時間:2017-06-14 作者:愛開大學生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